联系人:贾经理
手 机:13783669352
电 话:0371-63315769
邮 箱:mesuejia@scabrasive.com
地 址: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嵩山路长江路亚星时代广场1903室
陶瓷粉体质量差:
若原料纯度低、颗粒粗大或含有杂质,会导致烧结后结构不均匀,降低强度。
建议:选用高纯度、细颗粒(纳米或亚微米级)的陶瓷粉体(如氧化铝、碳化硅等),并确保分散均匀。
粘结剂或添加剂不当:
过量或不当的粘结剂(如聚乙烯醇)可能在烧结后留下孔隙或弱相。
建议:优化粘结剂比例,或引入增韧剂(如纤维、纳米颗粒)。
成型压力不足:
压制坯体时压力过低会导致颗粒间结合不紧密,烧结后孔隙率高。
建议:提高干压或等静压成型压力,或采用注浆成型优化坯体密度。
烧结制度不合理:
温度过低:致密化不足,颗粒未充分结合。
升温/降温过快:热应力导致微裂纹。
建议:优化烧结曲线(如缓慢升温、适当保温),或采用热压烧结提高致密度。
孔隙率过高:
过滤板需要一定孔隙,但孔隙分布不均或孔径过大会削弱强度。
建议:通过造孔剂(如石墨、淀粉)控制孔隙的均匀性和孔径分布。
裂纹或气孔集中:
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微裂纹或气孔会成为应力集中点,引发脆裂。
建议:通过SEM观察断面,调整工艺以减少缺陷。
晶粒异常长大:
烧结温度过高可能导致晶粒粗化,降低强度。
建议:加入晶界抑制剂(如氧化镁),或降低烧结温度。
形状或厚度不合理:
过滤板若厚度过薄或存在尖锐转角,易因应力集中而破裂。
建议:优化结构设计(如增加加强筋、圆弧过渡)。
未进行表面强化:
表面涂层或热处理可提升抗裂性。
建议:尝试表面镀膜(如SiO₂)或退火消除内应力。
复合增韧:添加纤维(如碳纤维)、纳米颗粒(如ZrO₂相变增韧)或第二相颗粒。
仿生结构:模仿贝壳层状结构设计多尺度微观形貌。
通过系统分析材料、工艺和结构,针对性优化可显著改善陶瓷过滤板的脆性。建议从烧结制度和添加剂入手,结合微观表征(如XRD、SEM)逐步调整配方和工艺。